乳腺癌按照腫瘤的大小、淋巴結受累情況及是否有遠處轉移,通常分為0-IV期。其中,II期乳腺癌指的是腫瘤大小介于2-5厘米之間,可能伴有局部淋巴結的轉移,但尚未發現遠處轉移。
現代醫學的進步為乳腺癌患者帶來了更多的治愈機會。對于II期乳腺癌,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、放療、化療、內分泌治療和靶向治療等。手術通常包括乳腺保留手術或是乳房切除手術,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方法。術后,根據病理報告及腫瘤的分子生物學特征,醫生會制定個性化的綜合治療方案。
值得注意的是,乳腺癌的治療效果與多種因素相關。這些包括患者的年齡、整體健康狀況、腫瘤的生物標志物(如雌激素受體、孕激素受體和HER2狀態)、腫瘤的分級及基因特征等。例如,某些基因突變或蛋白質表達異??赡茴A示著疾病的侵襲性較強或對特定治療的反應不佳。
關于生存率,統計數據為我們提供了一些線索。據研究顯示,II期乳腺癌的五年相對生存率在不同國家和地區有所差異,但多數情況下可以達到70%-90%。而隨著治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早期篩查的普及,這一數字有望進一步提升。
至于能否存活30年,這涉及到長期生存率的問題。長期生存率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,包括但不限于疾病復發和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。有些患者可能會經歷疾病復發或遠期并發癥,這會影響到其生存期。然而,也有許多患者在經過有效治療后,能夠長時間存活并保持良好的生活質量。
在討論生存率時,還需要考慮到隨訪的重要性。定期的隨訪不僅能夠幫助醫生及時了解患者的健康狀況,還能夠早期發現潛在的復發或新的健康問題,這對于提高生存率至關重要。
患者的生活方式和心態也是影響長期生存的重要因素。均衡的飲食、適量的運動、良好的心理狀態和社會支持都有助于提高生活質量,從而可能間接影響生存期。
盡管無法給出一個確切的數字,但從現有的數據和治療手段來看,II期乳腺癌患者經過科學合理的治療,完全有可能實現長期生存。當然,每個患者的情況都是獨特的,因此,最佳的策略是與醫療團隊緊密合作,制定個體化的治療計劃,并積極參與隨訪,以期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。
免疫治療乳腺癌案例:晚期乳腺癌病情控制,轉移灶縮小甚至消失
陳女士,49歲,2005年11月右乳房發現腫塊,經醫院檢查確診為乳腺癌,隨后進行切除手術,術后同時進行放療和化療。2014年9月,出現咳嗽、胸悶等癥狀,經PET-CT檢查,發現癌細胞轉移至右肺和腰椎多處,遂再次進行化療。2015年持續復診和治療,但經檢查顯示已多發淋巴結轉移、骨轉移、甲狀腺轉移及右測卵巢轉移。12月通過本機構向日本癌研有明醫院咨詢第二診療意見,尋求日本專家醫生的治療意見。
2016年1月轉診至日本,在國內接受現有治療(荷爾蒙治療)的同時在日本接受免疫細胞治療。2016年5月免疫治療一療程后(4個月共6次),通過PET-CT對比免疫治療前后病情狀況,未見其他明顯轉移,已轉移部位未見擴散、部分轉移部位腫瘤縮小甚至消失。2016年7月開始了免疫治療第二療程的治療,病情穩定,至今已開設第三療程。